top of page

我们的社交媒体

  • YouTube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724
  • Facebook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855
Vandaveli.png
Image_20240605103349.png

我们的合作伙伴

2.png

来源:美国之音

聿文视界: 中国永远告别高增长

资料照: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 (2021年3月5日) 编者按:这是邓聿文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看到这个题目,一些人也许会说,“永远”二字是否绝对了点,是的,我认为要这么肯定。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22年的人口数据,比2021年“意外”减少85万人,说“意外”是因为超出许多人的预料,原本以为这个日子不会如此快来到。这是中国60年来首次人口减少。故数据甫一公布,引来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人口负增长不仅意味着中国长期霸占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宝座”要易位,从经济学的意义讲,也表明中国自此永远告别了高增长。我说的高增长,是指经济增速在7%以上。多数发达国家和经济成长国家,都有过一个高增长时期,但中国在这方面更突出,从1978年改革始,到2015年的37年时间,除81、89、90三年,长达34年增速都在7%以上,绝大多数年份超过9%。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称得上奇迹,虽然它的代价也非常沉重。


中国最近一次经济增速超7%,是在2021年,达8.11%,如果这是在正常年份或者正常状况下取得的增长,可喜可贺,但它是在2020年增长只有2.24%的超低基础上取得的,所以即使出现高增长,也是昙花一现,没有什么讨论价值。且这次高增长会是中国经济最后一次超7%的增长,此后由于人口进入负增长区间,不会再出现。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所起作用高达27%


学界在解释中国过去长达34年的高增长时,一个共识是人口红利的因素。尽管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实行万恶的“一孩化”政策,但该政策要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的负作用,还要等到二三十年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帮了经济增长大忙。人的一生会经历婴幼儿、青少年、中壮年和老年几个阶段,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不一样。婴幼儿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则以消费为主,中壮年是体现劳动价值的时候,人类社会的财富创造主要在这一阶段完成,故它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也最大。到老年阶段又开始淡出劳动,重以消费为主,但消费的动力和能力不如青少年时期。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劳动人口占比大,抚养比低,社会财富创造力强,整个社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

改革以来的长时期正呈现此种显著的人口红利特征。得益于改革之前和改革初期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几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使得劳动力价格非常便宜(当然这背后也是由秦晖等学者说的低人权优势造成的),为中国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又适逢国门洞开,融入全球化,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劳动力在90年代后基本能够自由流动,中国遂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以亿为单位数量的劳动人口把他们辛苦赚来的钱存入银行,银行再把这些钱放贷给企业,还有政府,用于投资。中国的储蓄率之高和投资在经济中的占比之大,一直到现在恐怕都是其他国家无法可比的。可以说,经济高增长的“奇迹”,背后恰好是通过高劳动参与率创造的,根据学者不同的估算,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作的的贡献,低的有15%,高的达27%。 过去40多年历年的经济增长亦对应了人口红利起到的巨大作用。前30年,是人口红利大爆发的时候,中国经济在这段时期年均增速高达10%以上。从2012年开始,正式告别8%以上的增速,2011年GDP尚有9.55%的增长,12年降为7.86%,尔后三年,到2015年,还能维持7.77%、7.43%、7.04%的增速,但在2016年,滑入6%的增长空间,一直到2018年,2019年再破6,为5.95%。原因在于,在这后10多年,计划生育长期实施的后果已经出来,劳动年龄人口在到达高峰后逐渐减少,人口红利也就逐渐进入衰减的过程,而由人口红利支撑的经济增长,由于支撑力的减弱,自然也就进入下降通道。2020年后的疫情三年就不用提了,由于叠加疫情的因素,平均增速只有4%多一点,其中2020年是改革以来最差,2022年则是第二差。

有趣的是,中国经济从高增长转为中高增长再转为低增长,和习主政的10年正好对应。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有着内在的必然性。上面指出,疫情三年是一种极端状况,因为即使在毛的户籍和票证时代,哪怕是出现大饥荒的三年,政府对人民行动的限制程度,也没有达到这三年。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疫情三年是一种罕见状况,可以把它排除。那么,从过去7年来说,经济进入中低增长阶段,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习上台后扭转了过去长期实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开始政治挂帅;反腐败的力度和时间超过以前;实际推行的扶持国有经济限制私营经济的做法,打压平台企业规制资本的政策;砸真金白银的扶贫和共富;以及中美对抗导致的经济脱钩和供应链去中化等。这些因素到底在中国经济在习时代的衰退中起到何种催化作用,需要扎实的数据支持,在此不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济在历经长达30多年的高增长后,它自身的内在结构也会有很大磨损,需要调整,好比一列长时间高速奔跑的火车,也要减速,甚至停下来检修,否则很可能哪个环节承受不了高速的运转而断裂,导致车毁人亡的惨剧。 技术进步无法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这个基本的结构因素就是,建立在人口红利基础上的中国经济是一种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它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当然,这也是几乎像中国这种有劳动力优势的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必经的路,可其后果是对劳动者权益和身体的损害,对环境的普遍污染和破坏,以及日益加大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只是在中国,由于政府的强势,更加不尊重人权,对劳工的剥削更狠,以及在是否调整计生政策上犹豫不决,比其他经历过此一发展阶段的国家,后果更严峻,此即是中国一直在喊刺激消费和内需,可就是刺激不起来,不得不被动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根本原因。

所以,要改变这种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产业结构,人口红利的消失本是一个动力,习近平也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内生结构问题,他知道人口红利迟早有消失的一天,要刘鹤帮他设计了供给侧改革,追求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鉴于中国低收入群体占人口的比重还高达六成以上,较好的选择是在继续保持人口红利的同时提升产业结构。可维持人口红利就必须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废除计生政策,然而,或许是习担忧全面放开生育穷人又会多生孩子,重新导致人口和资源的紧张,影响扶贫以及规划中的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或许是那帮主张严格控制人口的学者和官员误导了他,这些人长期把持人口政策话语权,鼓吹即使实行“一孩化”人口政策,中国人口红利还会存在一段时间,不会快速消失,使得习在“一孩化”人口政策的危害已经显现,应该果断废除时,犹犹豫豫,只是进行局部调整,直到前年才允许育龄妇女生三孩,拖过时机。 习的迟疑不决让中国的人口红利过早耗尽,另一方面他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又开错了药方,从共产党的统治出发,过于相信国企的力量防范私营经济和资本,致使他的供给侧改革到现在仍未见多大成效,反使情形更严重,这就是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 早在2012年,曾任世行副行长的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以日本、新加坡、台湾和韩国为例,提出中国还有20年经济潜在增长率可达8%。林的这一看法当然可以争论,但以习上台后的前7年的经济实际增速看,若他及早废除计生政策,并把重心用在经济而不是政治上,在过去10年(后三年若不发生疫情的话)经济年均增长8%并非不可能。可他把这一切搞砸了。现如今经济学家对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潜在增长率的乐观估计,也就6%。这还是建立在人口红利不会太快消失的前提下。但人口负增长已成现实,且这个趋势不可逆,所以,即使习不再折腾,中国政府像江胡时期一样一心一意搞建设,考虑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比分,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不能完全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要重回7%以上的高增长,注定不可能。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扫描二维码,入群看直播,或直接联系客服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VOA



来源:国际在线

法国知名学者托德(Emmanuel Todd)在接受该国《费加洛报》(Le Figaro)采访时谈到,乌俄战争攸关美国的未来,一旦友好的欧洲经济体变得疲惫不堪,届时美国将面临失去对世界金融控制的风险,战争转向消耗战,更是在比拼天然资源和工业能量,此外,西方媒体常传俄罗斯被孤立,现实却很骨感,多达75%的国家并不追随西方的论调。

据俄罗斯《塔斯社》(TASS)13日报导,托德回顾了芝加哥大学的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教授所提供的一份分析,米尔斯海默认为,对于俄罗斯来说,乌俄战争是攸关俄国“存亡”的事情,而对美国来说,这只是其他国家之间的另一场游戏,谁的胜利或失败对美国来说并不重要。


但这种分析是不够的。托德认为,美国总统拜登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美国是脆弱的,而俄罗斯经济的抵抗力正在把美帝国主义体系推向深渊。托德说:“没有人预料到俄罗斯经济能够抵御北约的”经济力量”。”


他确信,美国正处于长期衰退阶段,在其世界影响力逐渐走弱的背景下,它决定在其二战后获得的“保护国”——欧洲和日本,施加更大的影响力。这位专家指出,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经济的崩溃对美国本身来说充满了巨大的风险。


“如果俄罗斯经济对制裁进行长期抵抗,并设法使欧洲经济失血,并在中国的支持下设法生存,美国对世界的货币控制将崩溃,随之而来的,将会是美国为其巨大的贸易赤字,提供资金的能力几乎为零。这场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存亡问题。它不能在俄罗斯之前退出冲突。他们不能放手。”


托德说:“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处于一场无休止的战争中,处于一场必然导致一方或另一方崩溃的对峙中。”


这位专家说,乌俄战争“导致了实体经济,可以衡量国家的实际财富和它们的生产能力。”他特别指出,在2014年西方首次对俄罗斯实施重大制裁后,俄罗斯的小麦产量增加了2倍,以及俄罗斯在建设核电站方面的领先地位,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


冲突的结果“将取决于这2方系统,他们生产武器的能力,”托德认为。战争趋势走向消耗战,降低了美国其先进军事技术的影响力。消耗战将技术人员、原物料、天然资源和工业潜力的可用性推到了舞台上。



在这一点上,西方主导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开始产生问题:“我们已经把这么多工业“从我们的领土“外移了出去,我们现在不知道我们的军工厂是否能够保持理想的生产速度,”


除了天然资源和工业资源之外,这位专家还指出了人力资源和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出,美国在人口方面比俄罗斯有2倍多的优势,但他建议读者记住,在美国只有7%的学生掌握工程专业,而在俄罗斯有大约25%的学生,这最终使得俄罗斯更具竞争优势。“美国正在用外国学生,主要是印度人,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是中国人,来填补这一空白。不过这种替代人力资源并不可靠,而且已经在减少了,”


托德还敦促不要忘记“意识形态和文化力量的平衡”。他回顾说,在苏联时代,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被当作软实力来使用,在中国赢得了一些正面效果,在印度和欧洲也有部分赞誉。然而,对于穆斯林世界来说,由于苏联官方无神论,这种意识形态并不具有吸引力,”托德还认为,俄罗斯今天再次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大国,不仅是反殖民主义,而且是父系和与传统习俗有关的保守主义,可以吸引更大的支持。


“西方报纸悲哀地搞笑,他们一直在说:“俄罗斯被孤立了。俄罗斯被孤立了。”“但当你看一看联合国的投票情况,就会发现世界上75%的人不追随西方,在这种时刻,西方显得非常渺小,”


托德说:“目前的冲突,我们的媒体倾向于描述为政治价值的冲突,在更深层次上是人类价值的冲突。正是这种认识和深度的缺乏,使对抗变得危险。”


“现实是,第3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很明显,这场冲突最初是一场有限的领土战争(乌俄战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以整个西方国家为一方,中国、俄罗斯为另一方的全球经济对抗,已经成为一场世界大战,”不过,他推测,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和人口因素,预计敌对行动应在5年内结束。


他认为,通过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欧洲国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杀害俄罗斯人”,尽管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欧洲人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我们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和各种商品短缺,实质感受到战争的影响 ,”这位专家强调。


他说,俄罗斯在参与“与西方”的经济战争的同时,也在部分地恢复军事经济,但同时它也在尽力照顾人民。


“这就是继从哈尔科夫、基辅地区和从赫尔松撤军的目的。我们正在计算乌克兰人占领的平方公里,而俄罗斯人则在等待欧洲经济体的衰落。我们是他们的主要前线。”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扫描二维码,入群看直播,或直接联系客服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VOA



来源:德国之声

加密货币平台FTX创办人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被控犯下美国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之一,美国检方已为受害人设立一个网站,以便他们与执法部门联系。

路透社报导,纽约联邦法院法官凯普兰(Lewis Kaplan)昨晚下令,授权联邦检察官运用这个网站,不必个别与FTX受害人联系。这个网站已于昨天下午上线。


该网站写道:“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是班克曼-佛里特-又名SBF-的诈骗受害人,请与美国检察官办公室的受害人/证人协调员联系。”


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指控,班克曼-佛里特诈骗客户数以10亿计美元,以及不当挪用属于FTX交易客户的资金。


巴哈马证券管理委员会上月表示,现已将FTX市价35亿美元资产暂时扣留,待交给拥有这些资产的客户和债权人。


美国检方指出,FTX的债主可能超过100万人,以致检方与每个受害人联系“行不通”。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扫描二维码,入群看直播,或直接联系客服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VOA



All Videos

All Videos

All Videos
Search video...
麦当劳的房地产神话

麦当劳的房地产神话

04:58
Play Video
连续三天反弹,又转势了?还是死猫跳?2022/09/09

连续三天反弹,又转势了?还是死猫跳?2022/09/09

01:34:25
Play Video
美股9月“开门黑” 美元创二十年新高 - 2022下半年投资展望, 2022/09/02

美股9月“开门黑” 美元创二十年新高 - 2022下半年投资展望, 2022/09/02

01:36:24
Play Video
Banner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