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们的社交媒体

  • YouTube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724
  • Facebook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855
Vandaveli.png
Image_20240605103349.png

我们的合作伙伴

2.png

来源:星报

据星报报道,加拿大没有合法身份的劳工将可以通过联邦政府正在开发的一个解决地下经济的新政获得永久居留权(PR)。

ree

对于加拿大约50万没有合法身份的劳工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许多人从事建筑、清洁、护理、食品加工和农业等不稳定的、往往是剥削性的工作。

没有合法身份的人面临一系列脆弱性,包括社会隔离和虐待性工作条件造成的不良身心健康状况。

多伦多大都会移民与定居中心(Toronto Metropolitan Centre for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2017年的一篇论文称:“没有身份的生活对人权的影响深远。”

这项新政建立在之前一项规模较小、帮助没有合法身份的劳工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的计划的基础上。去年12月,加拿大移民部长收到了一份授权信,要求探索更多方法使非法居民合法化。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工人可以通过新政获得永久居留权.

“我们绝对致力于完成这项任务,”一位熟悉该项目的政府消息人士说。

“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以交付和巩固我们现有的计划,探索使加拿大没有合法身份的劳工身份合法化的方法。”

ref:https://www.thestar.com/news/canada/2022/09/02/canada-developing-path-to-permanent-residency-for-undocumented-workers.html

编译:YUAN

图片:加通社

ree
ree

扫描二维码,入群看直播,或直接联系客服


ree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ree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

 
 

来源:小站托福

“祖国确实培养了我,但是现在无论美国有多混乱,我还是没有回中国的打算,我更喜欢国外的科研环境。”

ree

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华裔教授尹希面对媒体采访时,坦然地说出了这句话。


少年成名,23岁获得哈佛博士学位,31岁成为哈佛大学物理系正教授,打破哈佛历史上华人最年轻教授记录,各种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有这样闪光的简历,尹希绝对是中国最顶尖的人才。


那他为何选择离开祖国,加入美国国籍,还决心“再不回国”呢?


少年天才,31岁成哈佛最年轻正教授


1983年12月,尹希出生于河北保定。

ree

尹希自幼他便展现出了超高的智商,再加上父母都是地质大学高材生,很懂得尊重、引导儿子的教育问题,让他有着十分优秀的成长空间。


父母允许尹希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允许他劳逸结合。


尹希小学就会举一反三,就连读的书籍都是父母的《微积分》、《量子力学》等有关书籍。


天赋加上合理的规划,在9岁半时,尹希便进入了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实验班。尹希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尤其是在数学、物理学科上,他总能取得前几名的成绩。


而在12岁时,他更是再创纪录,以572分的高分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成为了中科大最小的学生。


五年的中科大少年班学习,也让他在物理学、数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将来的学术研究之路埋下了伏笔。

ree

图源知乎


在毕业前夕,他申请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


而他优异的成绩,超高的天赋,以及年龄上的优势,都让他受到了这些大学的青睐。


哈佛大学减免了尹希所有的学费,还承诺给他两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物理博士学位。


除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同样也向他发出了学习深造的邀请。


最终,他选择了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系博士。


从中国最好的平台到世界最好的平台,尹希充分利用起哈佛大学优质的教授资源,超广的思维视角,他在弦理论、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等科学前沿领域颇有建树。


为了能够留下这样一位天才的物理科学家,多名校内的知名物理学教授联名向学校施压,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不仅破例允许他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更是在短短的2年后便将尹希聘任为物理系的助理教授。


2015年,31岁的尹希晋升为正教授,这也是哈佛大学中华人最年轻教授的记录。


尹希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成就,无疑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果。


加入美国国籍,“不会回中国”


当一些媒体询问他是否会回国发展时,他给出的答复却是“暂时不会考虑回国”。


尹希在美国的十几年间,不仅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还娶了一位美国太太,生了可爱的宝宝。




无论外界如何纷纷扰扰,尹希始终坚持一个态度,没有回国的打算。他只希望能在自己所处的物理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他之所以选择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科研条件更适合他。哪里有好的环境,他就在哪里扎根。


至于名利金钱其它,都不重要。


在他眼里,科学的理想已经超越了国界。


小站君之前分享过一则新闻,“韦神”师兄、北大数学天才,在回国效力6年后决定接受MIT的邀请,返美继续自己的学术生涯。


许晨阳临走时,指出了中国学术界的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学术界造假过于严重,如论文造假,学术造假现象太多。


第二,国内学风过于浮躁,人们过于急功近利、追求功名。


第三,论资排辈的观念难以改变,青年科学家的研究经费得不到保障,对于年轻人的扶持力度不够,很多时候只看年龄不看水平。


我们无法过多批判尹希们的选择。


毕竟,每个学者的学术研究黄金时间,不过一二十年,选择更适宜成长的环境,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是无可非议的。


许晨阳曾说,“数学是基础理论的学科,你做出任何东西都是对人类知识的进步。不管我走到哪里,我做出来的工作,别人都会认定是一个中国数学家做出来的工作。”


当然,尹希也并未彻底堵死自己的回国之路。


他也曾表示:


如果要回国,也会带一个祖国的物理学家回国。

ree
ree

扫描二维码,入群看直播,或直接联系客服


ree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ree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

 
 

纽约时报中文网

即使改变招生政策有望让更多亚裔学生进入名校,一旦亚裔与白人在教育上的利益冲突开始升温,亚裔是否会因“比例过高”引起白人的不满?这对华人在美国的发展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ree

美国高等法院将在10月开始的审案季对亚裔学生告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和白人学生告北卡罗来纳大学招生歧视案两案并审。目前高院倾向保守,增加了大学招生时考虑族裔因素的做法被叫停的可能性。而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这样的裁决还可能带来一个出乎意料的后果:很多名校普遍使用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政策或将随之不保。无论华人对这项政策是否关心,这种变化都可能使亚裔和白人之间对教育资源的争夺进一步浮出水面。


因为早期美国大学的学生大多是白人新教徒,1920年代开始实施的校友子女招生优先政策至今惠及的大多是白人。时报的文章分析说,招生不能考虑族裔将使招生考虑校友子女背景的政策很难找到继续存在的理由,之前加州大学、佐治亚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因为法庭裁决或公投结果而取消招生考虑族裔的政策后,其校友子女优先政策也随之取消。


这项政策如果被取消,可能在一些人看来等于是亚裔在为自己争取权益的过程中动了白人的奶酪。这就让人不禁要问,即使改变招生政策有望让更多亚裔学生进入名校,一旦亚裔与白人在教育上的利益冲突开始升温,亚裔是否会因“比例过高”引起白人的不满?而这对华人在美国的发展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从哈佛招生案到美国多地优质初高中、资优班取消考试的风潮,目前引发争议的教育政策都被很多人视为是亚裔与黑人和西语裔之间的矛盾,而白人和亚裔之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在这场关于教育平权的大辩论中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在哈佛案中,支持原告方的亚裔和白人似乎还因为共同的利益在反对平权法案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代表亚裔学生状告哈佛的“学生公平录取组织”的白人创办人爱德华·布鲁姆也被很多华裔新移民当成了英雄,他4月走访纽约华人社区为该案造势时,很多华人家长向他大吐苦水,痛斥哈佛考虑族裔背景的录取政策给他们的子女带来的不公平。


在美国的维权史上,这种保守派白人活动者和对体制不满的亚裔共同争取权益的场面极其罕见。这与早期民权运动中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组成攻守同盟、共同反抗白人主导下体制不公的情形截然相反。然而,直到最近一波反亚裔攻击浪潮开始兴起前,这样的历史似乎已经被很多人忘却。相反,搭上保守派白人驾驶的这班车、将平权法案赶出大学招生的竞技场,如今成了不少新移民华人眼中实现“美国梦”的关键一步。


但在最近为时报观点版面撰写的的一篇文章中,亚裔作家Jay Caspian Kang采访了《顶级较量——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在郊区学校追求美国梦》一书的作者、塔夫茨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娜塔莎·瓦里古,描述了这种“美国梦”路径上难以逾越的障碍。瓦里古在书中介绍了她对一个曾经以白人为主、如今越来越多亚裔中产阶级迁入的郊区进行的研究,指出亚裔迁入白人区实现美国梦的途径“并不是那么顺利”。当白人发现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比不过亚裔时,出现了一种对“地位丧失”的焦虑感,其反应是要么将孩子送去私校,要么推动公校实施轻课业成绩、重课外活动的教育政策。瓦里古说,黑人活动家几十年来希望改变考试在录取中所占比重的努力都没有太大进展,“白人现在关注这个问题是巧合吗?我不认为完全是巧合。”


白人靠改变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其实也并非新鲜事,大约一个世纪之前,为了限制犹太移民和天主教徒抢占原本属于白人新教徒的教育资源,名校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政策应运而生。一些支持平权法案的亚裔认为,那些跟白人站在一起反对哈佛招生政策的同胞是被布鲁姆利用了。但这部分反对哈佛招生政策的华人并不是特别关注来自白人的潜在威胁,也不认为自己是被人利用。美国亚裔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是最先就哈佛大学招生问题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申诉的人,他在一篇观点文章中称平权法案为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呼吁帮助黑人和西语裔学生解决成绩落后的根本原因,说“攻击择优录取对亚裔和对美国都会造成伤害。”



但在平权法案的问题上,亚裔意见并不一致,具体到华裔也是如此。亚太裔数据机构的2020年选民调查发现,56%的华裔选民支持平权法案。 比起新移民,在美国出生或长大的华人年对平权法案的支持度更高,其中包括华人新移民的子女。这些“华二代”对他们眼中白人主导的教育体制给亚裔设定的天然限制也更为敏感。


由年轻的美国华裔主导、致力于通过微信传播进步理念的“心声项目”发表了一篇“华二代”藤校毕业生对名校招生政策的分析,文章指出,这些名校的声望本身就来自于他们与白人的紧密联系,名校也注定是“白人性”的维护者。那些想让孩子挤进名校的亚裔家长“误以为,他们维护白人至上,有朝一日也能跻身统治阶层”,结果却只会失望,因为“不论他们多么努力变白,系统白人至上主义必定确保他们永远只能靠近,却无法达到。”


无论最高法院对高校招生考虑族裔的问题作出怎样的裁决,仍然难以无法改变大学招生中那些不透明的弯弯绕,亚裔学生距离争取到心目中的“公平”可能还很遥远。


ree
ree

扫描二维码,入群看直播,或直接联系客服


ree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ree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

 
 

All Videos

All Videos

All Videos
脑动才精: 《大科技蓝筹回调,小盘股鸡飞狗跳,回调即将来临?; 美国经济靠AI还能撑多久?》

脑动才精: 《大科技蓝筹回调,小盘股鸡飞狗跳,回调即将来临?; 美国经济靠AI还能撑多久?》

01:10:32
《黑天鹅未至,金发姑娘行情依旧?》个股分析: CRWV,CRCL, ORCL,GOOG。。。。

《黑天鹅未至,金发姑娘行情依旧?》个股分析: CRWV,CRCL, ORCL,GOOG。。。。

01:11:34
《四大股指同时冲击光明顶; - Gap Out  - ; 九月魔咒阴影下我的思考》

《四大股指同时冲击光明顶; - Gap Out - ; 九月魔咒阴影下我的思考》

01:10:03
Banner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