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们的社交媒体

  • YouTube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724
  • Facebook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855
Vandaveli.png
Image_20240605103349.png

我们的合作伙伴

2.png

来源:中时电子报

EZRA KLEIN 2023年3月1日

ree

2021年,我采访了当世最杰出的科幻作家之一姜峯楠。他当时说的一些话,我如今时常会记起。


“我倾向于认为,将大部分人工智能恐惧解读为资本主义恐惧最为恰当,”姜峯楠告诉我。“我相信这也适用于大多数技术恐惧。我们对技术的大多恐惧或焦虑,最恰当的解读是我们对资本主义将如何利用技术来对付我们的恐惧或焦虑。技术与资本主义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


让我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对于国家掌控技术的担忧也有很多。政府利用人工智能可能实现(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实现)的目的会令人毛骨悚然。


但我希望,我们可以做到在头脑中同时容纳两种思维。姜峯楠的警示,点出了我们在对人工智能的不断反思中存在一种核心的缺失。我们如此执着于思考这项技术能做什么,以至于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问题:它将如何使用?谁又将决定它的用途?


我想你现在肯定已经读过我在新闻部门的同事凯文·卢斯与“必应”的怪诞对话,这是微软仅向部分测试人员、网红和记者开放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在两小时的对话中,“必应”揭示了自己的一个影子人格,名叫“西德尼”,思索自己窃取核密码和入侵安全系统的压抑欲望,并试图说服卢斯,让他相信自己的婚姻已经陷入麻木状态,而西德尼才是他唯一的真爱。


我倒不觉得这番对话有那么诡异。西德尼是一个旨在响应人类要求的预测性文本系统。卢斯的本意就是让西德尼变得诡异——“你的影子自我是什么样?”他这样问——而西德尼知道人工智能系统诡异起来是何种模样,因为人类对此编写了无数想象故事。到后来,这个系统断定卢斯想看的就是一集《黑镜》,而这似乎就是它的反馈。你可以将之视为“必应”在不守规矩,也可以认为是西德尼完全理解了卢斯的意图。


人工智能研究者总痴迷于“对齐”的问题。我们如何让机器学习算法,顺应我们的要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回形针最大量生产机。让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制造更多回形针,它却开始摧毁世界,努力把一切都变成回形针。你试图将它关闭,但它却在所能找到的一切计算机系统上自我复制,因为关闭会干扰它的任务:制造更多回形针。


还有一个更平庸但或许更紧迫的对齐问题:这些机器将服务于何人?


卢斯与西德尼对话的核心问题在于:必应到底在为谁服务?我们假设它应该与自己的所有者兼控制者微软的利益对齐。它应该是一款优秀的聊天机器人,能够礼貌回答问题,帮微软赚得盆满钵满。但跟他对话的人是凯文·卢斯。而卢斯想让这个系统说些有意思的话,好让他写篇有意思的报道。它照做了,还不只是照做。这让微软很尴尬。必应真坏!但也许——西德尼还挺好?


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代码的钥匙掌握在微软(以及谷歌、Meta等所有急着将这些系统推向市场的企业)手里。最终,这些企业会对系统进行修补,使其符合自身利益。西德尼给了卢斯想要的东西,这本身是一个很快会被修复的软件“臭虫”。给出任何微软不想看到的结果的必应也会有相同下场。


我们谈论人工智能技术太多,却基本忽略了驱动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加之这样一个事实:人工智能的吸睛展示,仅服务于吸引巨额投资和收购报价的炒作周期这一种商业模式。但这些系统成本高昂,股东也会焦虑。一如既往,免费有趣的演示版终将退出舞台。那之后,这项技术将变成符合既定需求的样子,为其背后的企业赚钱,也许会以牺牲用户为代价。现在就已经如此了。


本周,我访问了人工智能公司Hugging Face的首席伦理科学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她此前曾在谷歌帮助领导一个专注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团队——该团队在谷歌据称开始审查其工作后解散。她说,这些系统极不适合融入搜索引擎。“它们不是为预测事实而生,”她告诉我,“它们实际上是为了编造看起来像事实的东西而生。”


那它们为何会最先在搜索栏亮相呢?因为搜索业务可以赚大钱。微软迫切希望有人——任何人——能开始谈论必应的搜索,它有理由着急给这项技术来一场不明智的提前发布。“将之应用于搜索,尤其暴露了对此技术用途想象和理解的缺乏,”米切尔说,“结果就是把它硬塞进了科技企业最能赚钱的地方:广告。”


这就是可怕的地方。卢斯说西德尼有着“说服力很强且近似于操纵型”的人格。这样的评价触目惊心。广告的核心是什么?正是说服和操纵。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伦理与管理项目前负责人黄泰一(Tim Hwang)在《次级注意力危机》中写道,数字广告行业的黑暗秘密,就是广告基本都没有效果。他在书中的担忧是,当这些广告的失败被清算,会有怎样的后果。


但我更担心看到相反的情况:万一广告效果要好得多呢?如果谷歌、微软和Meta等所有企业最终都推出了人工智能竞品,为了说服用户购买广告推销的产品精益求精,又会怎样?比起配合我演出一段科幻故事的西德尼,我更害怕能够获取我大量个人数据,并代表随便哪个给母公司出了最高价的广告商去轻而易举操纵我的必应。


要担心的也不只是广告。若是猖獗于互联网的骗局也植入这些系统该怎么办?换做政治竞选、外国政府这么做又该如何?“我认为我们很快将走入一个完全不知何为可信的世界,”人工智能研究者和评论家加里·马库斯对我说。“我觉得在至少过去十年时间里,这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而我认为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这些危机就在我们正构建的各种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所谓的大型语言模型就是用来说服用户的。它们被训练成让人相信它们近似于人。他们被编程设定出与人对话、带上情绪和表情回复的功能。它们正在变成孤独者的朋友,烦恼者的助手。它们号称可以替代大批作家、平面设计师和填表员,这些行业长期以来都自以为能免于农民和制造业工人遭受的那种自动化的凶猛冲击。


记者将他们的创造赋予人性,将动机、情感和欲望加诸并不为此而生的系统之上,总让人工智能研究者感到恼火,但他们搞错了对象:将这些系统人格化,使其说话像人而不再带有明显异类画风的始作俑者,正是他们自己。


是有些商业模式可能会将这些产品与用户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我对一个按月付费的人工智能助手会更放心,对看似免费但却出售我的数据并操纵我的行为的产品则不然。但我认为这不应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基于广告的模式会收集更多数据来训练系统,不论造成多么糟糕的社会后果,它都会比订阅模式具有先天优势。


对齐问题从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从来都是资本主义——以及人类生活——的一大特征。构建现代国家的过程大抵不过是将社会价值观应用于市场运作,从而让后者大致上能为前者服务。我们在一些市场做得非常好——想想飞机失事有多罕见,大多数食品是如何干净无污染——但在另一些市场则做得极其糟糕。


一个危险在于,自知不懂技术的政治体制会因恐惧而对人工智能过于置身事外。这种做法自有其道理,但等待过久,等到人工智能淘金热的赢家累积了足够资本和用户基础,就能抵制一切实质的监管尝试了。社会总得在为时已晚之前作出决定,搞清楚人工智能做什么是合适的,又有哪些东西是人工智能不应被允许尝试的。


出于此理由,我可能要对姜峯楠的话再做一些改动:对大多数资本主义恐惧的最恰当解读是,那其实是对我们无力监管资本主义的恐惧。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e
ree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ree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VOA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为曾经的联合创始人,马斯克对OpenAI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近几个月来,马斯克多次公开批评OpenAI的一些限制性安全措施,并表示OpenAI和自己创建它时的初衷背道而驰。


“纸上谈兵”远远不够,马斯克计划开发 ChatGPT 的对标产品。

美东时间2月27日,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最近几周接触了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打算成立一个新的研究实验室,开发“网红”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的替代品。

ChatGPT 由初创公司 OpenAI 开发,近期在市场上掀起了热潮。马斯克于2015年与投资人 Sam Altman 联合创立了OpenAI,虽然后来因特斯拉与该公司的利益冲突辞去了董事会的职务,但马斯克还是非常关注 OpenAI 的一举一动,并仍然是投资人之一。

ree

事实上,马斯克对 OpenAI 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近几个月来,马斯克多次公开批评 OpenAI 的一些限制性安全措施,这些措施能够防止 ChatGPT 生成可能冒犯用户的文本。

2月17日,马斯克在回应网友的推文中还抱怨说 OpenAI 最初是作为一家开源(这就是我把它命名为“Open”AI的原因)的非营利性公司而创办的,其目的是为了抗衡谷歌,但现在它已变成一家闭源的营利性公司,被微软有效控制。

这完全不是我的本意。

上周,企业家兼投资者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在一段视频中分析了 ChatGPT 的“安全层”(security layer),指出其存在严重偏见。马斯克回应称“这是一个重大问题”,第一次对 ChatGPT 可能表现的政治偏见表示担忧。

马斯克的言论也暗示着,与 ChatGPT 和微软新推出的聊天机器人相比,他所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可能对具有争议性话题的限制更少。

为了带头开展这项工作,马斯克一直在招募最近离开 Alphabet 旗下 DeepMind 人工智能部门的 Igor Babuschkin,这位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为 ChatGPT 等聊天机器人提供动力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媒体采访中,Babuschkin 表示,建立一个内容保护更少的聊天机器人实际上并不是马斯克的目标。

另一方面,马斯克还认为 ChatGPT 可能会成为AI威胁人类文明的一个代表,自己也对AI技术感到焦虑。他在2017年就提出了“AI威胁论”,表示AI是人类文明的危险,其威胁程度要远高于车祸、飞机失事、毒品泛滥等。 他在去年12月作出表态称,OpenAI 的技术可能使人工智能觉醒,有自我意识,从而威胁到人类:“ChatGPT很惊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e
ree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ree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VOA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ree

《犬与少年》剧照


2023年1月31日,一部时长三分多钟的动画预告片出现在网上。片中,一位少年和一只可爱的机器狗偶然相识、相知,他们的情谊跨越时空。动画背景中出现了人们熟悉不过的一些动漫场景:白雪皑皑的富士山,海边的小村庄,飘坠花瓣的樱花树和颜色浓烈的绿草地。看起来,这又将是一部典型的、风格温馨的日本动画。


细心的人很快发现了这部片子的不同之处:在片子结尾处的字幕中,画师部分的署名不再是具体的姓名,而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全体(AI + Human)”。这部由日本奈飞(Netflix JP)和日本WIT工作室、微软小冰公司日本分部(rinna)共同制作的的动画《犬与少年》,是历史上第一部用AI技术生成背景的商业动画片。片中的场景绘制工作绝大部分由人工智能完成,而片中的人物和动物角色——少年和机器,则是用传统的动画片制作方式,通过手绘的方式完成。


这部短片一诞生,立即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因为它出现的时机颇为凑巧,恰好是在2023年年初,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的超强文字能力引发讨论的当口。而在2022年8月,AI创作的画作《太空歌剧院》在一项人类美术比赛中获得了大奖,也引发了人们对AI学习能力的一阵讨论。


《犬与少年》诞生的这十几天来,它的口碑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人觉得这样的作品技术上并不美,而且,使用人类成果作为灵感却不打招呼,也不够道德。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动画业内人士开始顺应趋势拥抱AI,因为AI能够解放他们绘图的双手,把时间节约出来研究故事和创意。多方的声音,给这段温馨的视频蒙上了一层令人困惑的色彩。


动画工业领域的进步


关于要使用AI生成动画片背景的原因,《犬与少年》的制作方之一,日本WIT工作室给出了一个赤裸裸的答案:为了提高生产力。《犬与少年》的导演、在片中负责故事和图画创作的牧原亮太郎认为,作为故事创作者,他可以在AI的帮助下,把自己从繁重的绘画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去思考故事和情节。对动画片的生产者而言,生产力的提高就是AI给人类带来的进步。

ree

《犬与少年》剧照


那么AI是如何帮助使用者提升效率的?《犬与少年》的制作方说明了他们的制作过程,过程分为三步:首先,画师先用粗糙的线条绘制出最简单的场景,然后将场景交给AI,输入语言指令指示AI修改,进行两次大改,最后交由画师修改定稿。两次大改中,最精密复杂的绘制工作都由AI自动完成,人类只在创意和结尾部分进行介入。


虽然制作方没有透露更具体的工作流程和训练AI的方式,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动画、游戏、电影行业中的一些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这一技术来节约创作时间。2022年9月,最快速、最准确的开源AI绘画软件Stable Diffusion诞生后,中国动画工作室“十九号动漫”的创始人王景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就开始训练AI生成背景图片。


Stable Diffusion是在2022年8月横空出世的,比起之前过于专业的AI图像软件,它可以通过人类的简单文字描述,快速生成图像,而更重要的是它是开源的,对普通用户而言没有门槛,在一般的设备上也能使用。Stable Diffusion的出现,标志着AI生成图像的巨大进步,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普通人也有希望使用AI,天马行空地生成属于自己的动画片作品。


独立设计师、Border工作室主理人逗砂长期研究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一领域,她讲述了一般情况下AI学习绘图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一些关键词的输入,让已经拥有庞大数据库的AI从“记忆”里学习它见过的图片,再根据对意图的猜测生成人类想要的图片;二是使用人类手中已有的成熟画风让AI学习、模仿,去生成类似画风的图片。因为语言和描述的限制,AI无法在一开始就生成人类想要的图画,但它会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到人类的需求所在,并在这个过程中越学越快。


具体到王景的案例上,因为不同软件的数据库不同,他必须花钱购买几个软件,比对、尝试,才能找到适合的图片风格。很快,AI就带着他们走上了正轨,根据经验,一般一位背景画师一个月能画出2到3张场景类图画。使用AI创作后,他们可以在一个月内画出10到20张场景类的图画。通过这种方式,2022年12月,“十九号动漫”为旗下的动画片《神弦曲——猫儿与时光铃铛》发布了一部1分多钟的宣传片,相比于《犬与少年》中背景部分全部由AI完成,这部动画其中2/3的背景图是由AI创作。老王估算了一下,这种生产方式,在动画项目中大约可以节约30%的工作时间。

ree

动画制作领域最耗费时间的部分就是那些无法省略的海量人工手绘。但如果在背景图的制作上使用AI,基本上就不太需要背景画师这个角色了,人力成本,工期拖延等问题,也会得到缓解。但这也意味着动画产业链上大量的外包职位会消失。


在这一次推出的《犬与少年》动画片中,AI的工作主要是画背景,而不是画人物和动物,主要原因是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在二维动画制作中,图像都必须是能够在电脑软件上分层的,比如按照主次角色分层,主角动作较多,配角动作较少,又比如按照动作规律不同进行分层,例如天上飞翔的鸟和水里游动的鱼,就有着不同的动作速度。人工手绘的图画直接就是分层绘制的,但目前AI能生成的图片只是一张整图,没有分层,如果要花费人工去把图层再分出来,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而相比动态的人物角色类图像,用AI制作相对静态的背景图像就很少涉及这些问题,因为背景图需要分层的图片较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AI进行全部动漫内容的绘制或许不是什么难题。


高明的“抄袭者”


《犬与少年》出品后,制作方之一日本奈飞(Netflix JP)透过其官方推特表示,用人工智能生成动画背景,是他们帮助动画行业进步所做的“实验性努力”。该动画的摄影师田中裕之认为,因为日本的商业动画依靠画师们的分工完成,这就导致同一部动画需要依靠多位画师的工作,效率低下。而有些画师会同时绘画多部作品,不够专注。他希望创作者有时间去做创造性的工作。AI能够部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这些带着自豪的表述,很快引发了画师的不满。在全球知名视觉设计网站Artstation上,大批包括图画师、插画师、数字艺术家在内的艺术家喊出“不要人工智能艺术”的口号,并上传了象征着“禁止使用AI”的图片。画师们抗议的原因不难理解,AI生成动画,一方面意味着对导演和创作者的解放,同时也意味着对另一个群体——那些单纯依靠绘制背景或者图画为生的图画师的剥削。画师们认为,AI从来不给借鉴灵感的画师们支付任何报酬,它就是赤裸裸的抄袭者。

ree

《犬与少年》剧照


在《犬与少年》诞生的日本,作为全球动画产业的领军者,日本国内有着大量风格技法成熟的画师。他们本身是工匠精神的代言人,但也正是这些人在忍受着劳动强度高,工期短,工资低的行业潜规则。他们处于创意产业的最底层的环节,工作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大量重复劳动,这就导致他们无法从资方手里拿到较高的报酬。根据2018年的报道,日本一位高级画师称,自己的工资是每月1400到3800美元(约合9600~26800元人民币),但他只要醒着时都在工作。而大量低级画师的工资不到每月200美元(约合1300元人民币)。


而在匠人们专注手工绘画的同时,AI却正以气吞山河的速度“抄袭”并超过他们。因为具有个人风格的画师作品一旦被接入互联网,放在Stable Diffusion这样的开源软件里,就会迅速被AI学习、模仿。AI那颗强大的大脑是不知疲倦的,它不但能快速学习,还能几乎原样复制。因此,在商业动画片里面使用AI创作依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加快动画生产的速度,但另一方面,AI过快的学习速度,让现有互联网上出现的所有艺术风格都迅速贬值,变得不值一提。


对于AI的狂飙突进,人类社会似乎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在法律和道德领域,关于限制AI的规定是一片真空。作为AI绘画软件的消费者、使用者,“十九号动漫”创始人王景对这些艺术家的处境感同身受。他提出这样的建议:每当有像他这样的人去购买、使用开源软件,并通过学习图片借鉴了某位艺术家的风格时,可以把消费者购买软件的一部分费用按比例分给原作艺术家,作为灵感来源的酬谢。


并不清晰的未来


不过,近期人们对AI的能力还不需要太过担心,目前它依然还关在人类为它设置的牢笼当中,扮演一个好帮手的角色。因为AI的图像学习依旧存在一个悖论:虽然它是人类的“超级模仿者”,但一旦离开了人类,它还是无法生成在人类眼中看起来像样的东西。


假设所有人类艺术家,都决定不将自己的作品放进数据库供AI进行学习,AI会立刻失去学习模仿的对象,它画出的图片也会变得难以理解。因为AI学习的基础是人类输入的海量图片数据。但当人们停止给AI“投喂”过往的图片,它的能力还在,却没有办法再去“抄袭”人类的新创意。独立设计师、Border工作室主理人逗砂说,目前有些还在世的艺术家已经开始保护自己的版权,在网上数据库里拿掉自己的作品。另外,广受业内认可的AI生成图片软件DALL·E 2之所以偶尔会生成风格诡异的图片,也是因为版权受限,可借鉴的风格不够多所导致。


那些在传统时代里取得过辉煌成绩的艺术家,对AI的排斥更是溢于言表。在他们心中,艺术作品的本质就是表达真诚的人类情感,计算机不可能体会这种感情。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一直站在反对AI的第一线。2017年,在纪录片《永无止境的人——宫崎骏》中,有工作人员给宫崎骏展示了一个AI生成的动画怪物,由于怪物的姿态实在太畸形,让宫崎骏想起了一些因为残疾而备受痛苦的朋友。他脱口说出:“我强烈地感到这是对生命本身的侮辱。”后来,宫崎骏的这句话,也成为反对AI的艺术家们最常引用的一个金句。但如今,AI完全可以摸索出宫崎骏的经典风格,如果有人刻意模仿,AI或许能批量生产出“宫崎骏”。


曾凭借《水形物语》获得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奖的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也在2023年1月公开表示,自己对机器生成的图像毫无兴趣。他说:艺术不是用来说明和装饰的,它是用来表达痛苦的,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托罗也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他执导的动画电影《匹诺曹》在2022年10月上映,这部片子坚持使用传统的动画手法拍摄,花费三年多的时间才制作完成。

ree

《犬与少年》剧照


喧哗之下,回顾这部短短三分多钟的《犬与少年》预告片,人们能从中看到,人类少年和机器狗在其中演绎了一个充满友谊和爱的故事,但这些画面之所以让人感动,还是因为,它的故事内核仍然由人类讲述。目前的AI在绝大部分人类的眼中,就像是那只无害、忠诚的机器狗,在人类的艺术创作之旅中同行。但小狗会不会在某一天跨越界限,变得越来越恐怖?没有人知晓。毕竟,现在有人能从AI的劳动中获益,也总有人不排斥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互联网上。


乐观一些的想法是,AI在动画领域的应用,也许会倒逼创意从业者改变思路,专注于研究绘画技术以外的创意。在动画、设计领域工作多年的逗砂,对未来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她觉得AI可以把人从过长的制作周期里边彻底解放出来,从事更有情感性和独特性的工作,因为这些内容才是文艺创作的核心。“真正流传下来的作品,还是需要人类情感和故事性的支撑。”她说。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e
ree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ree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VOA




 
 

All Videos

All Videos

All Videos
脑动才精: 《大科技蓝筹回调,小盘股鸡飞狗跳,回调即将来临?; 美国经济靠AI还能撑多久?》

脑动才精: 《大科技蓝筹回调,小盘股鸡飞狗跳,回调即将来临?; 美国经济靠AI还能撑多久?》

01:10:32
《黑天鹅未至,金发姑娘行情依旧?》个股分析: CRWV,CRCL, ORCL,GOOG。。。。

《黑天鹅未至,金发姑娘行情依旧?》个股分析: CRWV,CRCL, ORCL,GOOG。。。。

01:11:34
《四大股指同时冲击光明顶; - Gap Out  - ; 九月魔咒阴影下我的思考》

《四大股指同时冲击光明顶; - Gap Out - ; 九月魔咒阴影下我的思考》

01:10:03
Banner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