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们的社交媒体

  • YouTube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724
  • Facebook Social Icon
  • QQ图片20190302213855
Vandaveli.png
Image_20240605103349.png

我们的合作伙伴

2.png

文章来源: 香港01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Tesla)行政总裁马斯克(Elon Musk)周日突然秘密到访北京,与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并争取让监管机构为Tesla在中国推出全自动驾驶(FSD)软件开绿灯。同日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便发佈Tesla车型符合安全监管要求,路透社今日报道更指,Tesla已经与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达成协议,使用其地图及导航功能。


ree

马斯克的这次访问被分析人士称为“一个分水岭”,为一直未能在中国市场推出其先进自动驾驶技术的Tesla扫除了关键障碍,而中国本土电动车企业或许也将面临一场新的苦战。


根据中国汽车公共你也协会的通告,Tesla成为首批通过国家车辆数据检测的企业,也是比亚迪、哪吒、理想等一同获批的企业中唯一一家外资企业。此前,中国政府一直顾虑Tesla汽车收集数据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在军事场地、政府机构、国有企业都禁止了Tesla汽车进入,一些地方的机场、火车站、甚至高速公路也禁止Tesla经停。


  扫除数据安全忧虑


包括Tesla在内,许多品牌生产的电动车都带有利用摄像头在无人看管车辆时监测可疑活动,防止非法闯入、盗窃等,但车辆所收集到的数据——尤其是Tesla这样的外国制造商所产车辆——仍然引起政府安全疑虑。


2021年中国政府出台旨在“保护驾驶者私隐,维护国家安全”的指导意见,要求 “涉及中国军事、政府、交通、物流等信息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重要数据”必须存储在中国境内。Tesla当时承诺将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数据存储在上海的数据中心,并不对外传送。


此次监管机构的通报确认,Tesla上海工厂所生产的车型全部符合了国家法规中的4项要求: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等,解除特定场所对Tesla禁停禁行,这为Tesla在中国的数据安全疑虑扫除了一个关键的障碍,也有助于Tesla在中国收集更多数据,以增强其行业领先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中国的道路上时的表现。


据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跟百度达成的协议将允许Tesla使用其测绘许可证收集的中国公路数据,而百度亦将允许Tesla使用旗下的车道级导航系统(lane-level navigation system)。


有了测绘许可证,Tesla将获准在中国公路上合法使用全自动驾驶系统,也能收集汽车的行驶环境数据,如道路佈局、交通标志和道路附近建筑物等。


马斯克一直寻求将在大陆境内收集的汽车数据转移海外,以训练Tesla的自动驾驶演算法,但目前尚不清楚所收集到的汽车数据,将归百度或Tesla所有。


  Tesla营收困局


在FSD技术下,Tesla电动车能够在大多数场景和不同类型道路上实现自动化驾驶——包括在交叉路口停车再通行、转向和变道等。Tesla虽然早在2022年已经推出该系统,但只在中国开放使用一个较低版本的自动驾驶系统,其能力已经不及不断追赶的中国电动车品牌研发出来的系统。因此,此次中国监管机构给Tesla的数据安全开绿灯,进一步为Tesla在中国推出最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打开大门。


对于正苦于行业不景气、公司营收下降的Tesla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喜讯。随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减弱,Tesla麵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第一季度利润降至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股价相比今年年初已经下跌近三分之一,公司被迫在全球范围裁减超过10%的员工。而马斯克也加大力度在海外市场推广其全自动驾驶软件。上周,Tesla又给FSD系统在美国的售价打了个五折,试图刺激销量。


美国电动车生产商Tesla(Tesla)今年宣布全球裁员10%。


ree

图为4月2日在美国加州圣布鲁诺一处停车场拍摄的Tesla汽车。(新华社)


在中国市场,面临比亚迪等国产制造商的激烈竞争,Tesla也在走下坡路。根据彭博社的计算,到2023年第四季度,Tesla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将从去年第一季度的10.5%降至6.7%左右。


ree

(点击以上图片,预注册报名)


ree

 “分水岭”


除了扭转Tesla公司自身面临的颓势,中国电动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局面也可能发生改变。


Tesla负责在华对外关係的副总裁陶琳上周五在中国官媒《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表示自动驾驶技术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国内许多国产电动车品牌——小鹏、小米和华为等都将此类功能作为汽车的卖点。而Tesla无论在计算能力、生产规模还是数据和模型,其自动驾驶技术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ree

图为2023年4月26日,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一家工厂内,机械手臂在零跑汽车(Leapmotor)电动车生产线上组装汽车。(Reuters)


一旦FSD在中国正式推出,Tesla无疑会遥遥领先国内的竞争对手。与大多数中国汽车制造商使用的激光雷达信号不同,Tesla的主要依靠车载摄像头收集的实时视觉数据来探测距离、识别道路交通状况,并建立周围区域的模型,这种方式被认为更高效、成本也更低。安装在车辆上的计算机利用道路资讯,通过神经网络快速处理,并做出驾驶决策。


马斯克表示,Tesla FSD先进的计算机能力和训练能力最终会让自动驾驶汽车不仅与人类一样出色,而且会大幅提升。但这种人工智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数据规模和质量,很难以效仿。


华为近期推出的使用视觉信号的自动驾驶系统,实际上仍然结合了雷达信号,虽然高于目前Tesla在中国推出的低版本FSD,却不及新版的能力。


对正在努力追赶Tesla的国产制造商而言,很可能要加紧追赶的步伐。彭博社在报道马斯克访华时原因威德布殊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高级分析师Dan Ives称,这次事件是“一个分水岭”:“这可能会打开中国的FSD(领域),我认为这将开启他们在中国 FSD和资助能力的黄金机遇,这是一直以来缺少的一块拼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建了一家位于温哥华的华人社交媒体平台, 目前在运营的节目有

1, 安心学堂(168classroom.org)

2,谈股论金 (Freedomclub.biz): Youtube@Vandaveli

3, 线下俱乐部: 温哥华温渡俱乐部


ree

关注我们


ree

每周五下午5:00-7:00直播: 报名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571.../WN_cuCx2zB0SgWwkcwLK1HIvA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ree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ree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场,对文章内容概不负责。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文章来源: 冰川思想库



于 2024-04-10 08:34: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无论金融业本身赚不赚钱,最起码,从业者不能再这么赚钱了。


撰文丨陈白


如果要问哪一行收入最高,相信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金融行业。这种印象并没有错,但谁能想到,多年来牢牢占据着所有行业年平均工资最头部的金融业,现在也开始大规模降薪了。



随着年报披露,2023年证券公司员工薪酬水平浮出水面。数据显示,目前披露年报的25家券商中,4成券商的薪酬总额缩水,半数券商的人均薪酬下降,头部券商的降薪更是明显。

图/网络


相比券商,银行业要更惨一些。据报道,上市银行向员工“反向讨薪”的队伍也在持续扩容。


目前,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10家银行,相继在年报中披露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情况,合计向打工人“反向讨薪”近亿元。


其实,2023并不是金融行业的降薪元年。证券业协会2022年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平衡不同职位不同岗位人员的薪酬水平。当年,券商薪酬就开始下行。


到了2023年,站在人均收入金字塔尖的金融业,更是开启了一场关于分配的风暴。


自从权威部门发文要求破除“金融精英”“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开始,金融行业逐渐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无论金融业本身赚不赚钱,最起码,从业者不能再这么赚钱了。


0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金融业在外界看来几乎等同于这样一种生活——日常住在五星级酒店,出行都是航司飞行金卡VIP待遇,穿着Prada的女魔头,弹指一挥间都是上亿的交易……


这种刻板印象,主要源自影视塑造,但也并不完全是凭空想象。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在按行业分的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名中,金融业位居第一;在按行业分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名中,金融业排第二,仅次于信息计算机软件业。


换句话说,金融业和信息科技行业是目前绝大多数普通打工人能接触到的“天花板”职业。这是经济增长“王冠上真正的明珠”——金融业代表着钱的流动,而计算机软件意味着技术红利的爆发。


前几年,我们还经常能在新闻热搜中看到那些大秀高昂工资单、消费小票的“炫富”打工人。比如,2022年,有知名金融机构的员工被其妻子在小红书晒出“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相关截图;而社交媒体上此起彼伏晒出的大厂高昂年终奖,更是让人心向往之。


然而,这两年很明显的一点是,这一类爱秀爱晒的人,或主动或被动,慢慢消失了。


A股长期陷入低估值洼地,想必是主因之一,而日益减少的韭菜、不赚钱的资本市场,也使得财富的效应逐渐消失。


无论何种原因,我们当下看到的一个现实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行业经历了多轮裁员之后,风暴最终还是通过钱的流通,传导至金融业这一收入比较市场中的最后一座堡垒。


从监管层面看,对金融业的薪酬限制可以理解为试图矫正错位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机制的一次努力。但现实的心理反馈是,当金融业都开始降薪了,其他行业怎么办?



02, 金融业本身并非没有问题。


每一次说金融行业薪酬高,都有人跳出来说自己被平均了。这当然是现实,金融行业是“二八效应”极度明显的行业,高管和基层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缩小这种差距就成了监管和政策对于金融行业薪酬指引的主要方向。


比如,财政部此前就发通知明确要求,国有金融企业高管及重要岗位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35%,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


问题是,如果跳出金融行业来看就会发现,即便是在这个行业中认为自己被平均的那些人,相比其他行业来说,也是好得多。


金融行业中,员工平均薪酬最低的是保险业,但平均年薪也多能在20万元以上,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依然属于高薪职位。


从塔尖来比较,更能发现这种差距: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以下简称“统计区间”),金融业员工年度平均薪酬是制造业的2.35倍、是其他行业的1.69倍;证券行业高管的薪酬水平(选取薪酬排名前三高管对比)则在金融业中处于峰顶,是其他行业高管的2.62倍、制造业高管的2.83倍。


金融业确实是一个高薪行业,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其所创造的价值是否和其收入相匹配?


这不好回答,是一个极为宏大、直到现在也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


ree

(点击以上图片,预注册报名)


ree

03, 金融业高薪是一个全球现象,一直备受争议。


早在2011年,美国爆发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三年后,《21世纪资本论》风靡全球。这些年来,人们对于金融业薪酬过高的讨论和争议从未休止。


许多人都对莱昂纳多主演的那部经典电影《华尔街之狼》有深刻印象。影片讲述了华尔街传奇人物乔丹·贝尔福特的故事,这个股票经纪人曾在三分钟内赚取1200万美元,31岁时拥有亿万家产……莱昂纳多在影片中精准还原了金融大鳄原型的纸醉金迷生活。


ree

这部影片之所以在美国本土取得极佳票房,也是因为在社会情绪中充满了公众对华尔街的厌恶与不满。


在美国,金融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更大——在纽约市,证券业的平均工资为43.8万美元(约合280万元人民币),是其他私营部门平均年薪9.2万美元的近五倍。


从各国来看,面对金融业跟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之间的悬殊收入差距,目前都没有太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与行业属性有关——作为掌握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资源配置能力的行业,金融业天然就有别的行业难以企及的套利空间和机会。


尽管如此,从结果来看,足够开放的资本市场还是会自发通过看不见的手,在分配进程中重新筛选出那些真正的财富创造者。


以上市公司为例,在2023年度A股上市企业市值排名中,前十名有5家金融机构,严格意义上的科技公司只有1家(宁德时代);而美国上市公司市值前十名只有1家金融机构,剩下的都是生物医药、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高精尖科技公司。


在这一进程中,看得见的手能做的事情相对有限。因为它意味着投融资机制、财务审核制度、创新创业环境一系列的系统性支持,能够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只有市场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说,强制要求金融业降薪固然能够暂时化解“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我们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而非共同贫穷,当下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资源能够通过无形之手,更有效地转移到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行业中去?




 
 

文章来源: 华尔街见闻



在美联储年内何时首次降息依然举棋不定之际,加拿大央行行长Macklem给出了更清晰的时间线:6月处于加拿大央行可能降息的时间范畴之内。


4月10日周三,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决议,连续第六次会议上维持政策利率5%不变,符合预期。

加拿大央行将该国2024年的GDP增速预期上调至1.5%,理由是受出口、消费提振。市场备受关注的通胀方面,加拿大央行下调2024年CPI增速预期至2.6%,此前预计为2.8%;预计2025年CPI增长2.2%。加拿大央行将中性利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2.25%-3.25%。


在美联储年内何时首次降息依然举棋不定之际,加拿大央行行长Macklem给出了相对更清晰的时间线。虽然他表示,“我们正在看到我们需要看到的情况,但我们需要看到更长时间,才能有信心价格稳定的进展将持续下去,希望确保核心通胀下降不是暂时的”,但明确指出,6月处于加拿大央行可能降息的时间范畴之内,更高的中性利率并不会影响到短期内的货币政策。



加拿大央行的利率决议和新闻发布会正值当日美国公布再度超预期的CPI数据之后。Macklem最新表示,并不认为美国通胀会对加拿大经济造成重大的溢出效应。


Macklem还透露,加拿大央行决策委员会在4月份决定维持政策利率不变方面看到清晰的一致意见。央行在做出任何政策行动决定时,都将把加元汇率波动纳入考量。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后,美元兑加元短线波动不大,报1.3663。


经济学家们预计,加拿大央行将有能力在6月5日召开的下一次会议上降息。隔夜掉期交易商认为,此次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超过三分之二。7 月份降息已经完全定价,交易商们认为届时有可能出现两次降息。


加拿大央行近年来在利率行动上时常“抢跑”G7国家:

  • 2022年4月,加拿大成为G7中首个大幅加息50个基点的国家,当时宣布两周后开始缩表。加拿大在7月更是一口气加息一个百分点。9月的会议上加息步伐放缓,但仍有75个基点。

  • 去年1月,加拿大央行明确表示将暂停加息,预计未来维持利率政策不变。去年6月会议时又意外开启短暂的加息。


ree

(点击以上图片,预注册报名)


ree

美国三大股指大幅低开,早盘跌超1%,CPI意外走高打压降息预期


美股三大指数盘初齐跌超1%,“七姐妹”全数下跌,特斯拉、微软跌超1%,中概逆市上行,阿里涨近3%。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超20个基点。美元指数创近五个月新高;日元跌破152创1990年来新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建了一家位于温哥华的华人社交媒体平台, 目前在运营的节目有

1, 安心学堂(168classroom.org)

2,谈股论金 (Freedomclub.biz): Youtube@Vandaveli

3, 线下俱乐部: 温哥华温渡俱乐部


ree

关注我们


ree

每周五下午5:00-7:00直播: 报名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571.../WN_cuCx2zB0SgWwkcwLK1HIvA


2023股市面临巨大风险,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银行(北京商业银行)的发起人 - John Wang为我们一对一解析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一级市场”投资研讨,不对公众开放,仅限“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


ree

加入方式: 1, 微信: Vandave

2, WhatsApp: 604-7227628

3, 视频号: 时空“资升堂”联系在线客服


ree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场,对文章内容概不负责。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All Videos

All Videos

All Videos
脑动才精: 《大科技蓝筹回调,小盘股鸡飞狗跳,回调即将来临?; 美国经济靠AI还能撑多久?》

脑动才精: 《大科技蓝筹回调,小盘股鸡飞狗跳,回调即将来临?; 美国经济靠AI还能撑多久?》

01:10:32
《黑天鹅未至,金发姑娘行情依旧?》个股分析: CRWV,CRCL, ORCL,GOOG。。。。

《黑天鹅未至,金发姑娘行情依旧?》个股分析: CRWV,CRCL, ORCL,GOOG。。。。

01:11:34
《四大股指同时冲击光明顶; - Gap Out  - ; 九月魔咒阴影下我的思考》

《四大股指同时冲击光明顶; - Gap Out - ; 九月魔咒阴影下我的思考》

01:10:03
Banner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