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经济处于困境的五个原因

来源:BBC

在严格的清零政策和全球需求疲弱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预计下周中国官方将公布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长数据——如果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收缩,将增加全球经济衰退的几率。北京年增长5.5%的目标,现在看来遥不可及,官员们已经在淡化实现目标的必要性。中国在二季度勉强躲过经济萎缩。但从全年来看,有经济学家预计不会有任何增长。


中国可能不像美国和英国那样,与急剧通胀作斗争,但它有其他问题——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突然发现其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客户越来越少。中国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也阻碍了其增长。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跌,处于几十年来最低区间。疲软的货币让投资者感到恐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使中国央行难以向经济注入资金。


所有这些发生在对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来说风险特别大的时期——他有望在10月16日召开的中共党代会上获得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


那么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


1. 清零政策正在造成严重破坏


再包括深圳和天津这样的制造业中心在内的多个城市,疫情不断爆发带来的封城,持续损害各行业的经济活动。



人们也不在食品饮料、零售或旅游等方面花钱,使服务业面临压力。


在制造业方面,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制造业企业的活动在9月份似乎已经重新上扬。


这种反弹可能是源于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增加。


但是此前两个月,制造业都处在收缩区间。这引起了人们的质疑,特别是一项私人调查显示,9月份制造业企业活动实际上有所下降,需求不足创伤了生产、订单和就业。


由于更高的利率、通货膨胀和乌克兰战争,美国等国家的需求也出现了下降。


专家们同意,北京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刺激经济,但在清零政策结束之前,没什么理由这么做。


标普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库季斯(Louis Kuijs)表示,“如果企业不能扩张或人们不能花钱,向我们的经济注入资金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2. 政府做得还不够


北京方面已经出手了——8月,它宣布了一项1万亿元人民币的计划,以刺激小企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发展。


但官员们可以做得更多,以促进支出,实现增长目标,并创造就业机会。


这包括对基础设施进行更多投资,放宽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借贷条件,以及对家庭实行减税。


库季斯说,“与我们在以前的经济疲软时期看到的情况相比,政府对经济疲软的反应是相当温和的。”


分析:独特的困境


BBC中文记者 陈岩


中国当前经济困境是独特的,三个不同的背景交叠在一起。


在这一轮经济下行中,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显得十分克制,尤其是与2008年的政策比,当时著名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不仅挽救中国经济,还托起低迷的全球经济。然而,缺乏效率的大规模投入,造成产能过剩,累积金融风险,使中国花了多年消化这枚苦果,以至于如今的中国政府即便在经济更糟于2008年的当下,还不忘强调不搞“大水漫灌”,谨慎行事。


房地产领域则更为独特,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使这个市场在经济危机中扮演着救场作用,只要稍一刺激就会快速上涨,但现在对房地产的限制不断解除,楼市成交量和价格却还在继续走低。这不难理解,过去几年,中国在“房住不炒”的指导下,对整个行业的压力持续加大(比如限制贷款),以至于行业“咔吧”一声断裂,“烂尾楼”成批出现,购房者的信心短期很难弥补。


疫情之下的反转是最后一重压力。严格的防疫政策,使工厂停产,尚能在之后加班赶出来;对消费的伤害则是永久的,对人员流动的严苛限制,让中国人的消费出现全方位降级。有网友形容,“掐着脖子的手不松开,怎么用药都不会好”,中国的经济信心全面恢复,几乎将全部取决于这只手何时松开。


3.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危机之中


房地产疲软和购房者的负面情绪无疑拖慢了经济增长。


这对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因为房地产和其关联产业占中国GDP的比重多达三分之一。


库季斯表示,“当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时,人们对整个经济形势感到不确定。”


购房者们开始拒绝为未完工的建筑还贷款,还有一些人怀疑他们的房子是否能完工。对新房的需求下降,减少了相关建材的需求。


尽管北京方面努力支撑房地产市场,但今年几十个城市的房价已经下降了20%以上。


由于房地产开发商面临压力,分析人士说,当局可能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恢复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4. 气候变化使事情变得更糟


极端天气开始为中国的工业产生带来持续性影响。


一场严重的热浪,以及随之而来的干旱,在8月袭击了西南部的四川和重庆。


由于空调用电量的激增,它使这个几乎完全依赖水电的地区的电网不堪重负。


包括iPhone制造商富士康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等,都一度被迫缩短工时或完全关闭。


中国统计局在8月表示,仅钢铁行业的利润在2022年前七个月就同比下降了80%以上。


北京方面最终出手相救,投入数百亿美元支持能源公司和农民。


5. 中国科技巨头们正在失去投资者


对中国科技巨头的监管打压已经持续了两年,这对经济而言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腾讯和阿里巴巴在最近一个季度报告了其收入的首次下降——腾讯的利润下降了50%,而阿里巴巴的净收入下降了一半。


数以万计的年轻工人失去了工作——增加了就业危机,16至24岁的人中有五分之一失业。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损害中国的生产力和增长。


投资者也感觉到了北京的转变——随着习近平对权力的控制力增强,中国一些最成功的私营公司受到了更多的审查。


由于国有企业似乎更受青睐,外国投资者正在将资金撤出中国。


日本软银从阿里巴巴撤出了大量现金,而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正在出售其在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股份。仅在今年下半年,腾讯就有价值超过70亿美元的投资被撤回。


而且美国还在打击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一些投资决定被推迟,一些外国公司正在寻求在其他国家扩大生产。”标普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世界正逐渐习惯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北京可能不像过去那样对企业开放——但习近平正将近几十年来为中国提供动力的经济成功置于风险之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扫描二维码,入群看直播,或直接联系客服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VOA

Comments


bottom of page